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欲使图(a)所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功率为4Ω电阻功率的两倍,求电压源电压E值的大小。

欲使图(a)所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功率为4Ω电阻功率的两倍,求电压源电压E值的大小。

欲使图(a)所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功率为4Ω电阻功率的两倍,求电压源电压E值的大小。欲使图(a)所示电

答案
收藏

给出电路中各有关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由题意有

由电路可列出如下KCL和KVL方程:
KCL:
I+I1=1
I+I2+2=0
KVL:
2I+2I1=U
4I2+U'=2I1
E+U-U'=0
将上述五个方程联立,可解出:

将I1和I2的表达式代入式I1=±2I2中,可得
E=-24V或 E=0两电阻的功率可用相应支路中的电流表示,解出用电压源E表示的两电阻电流后,依据题给条件便可求出E值大小。
[点评]往往题目不直接给出电流或电压的数值,可通过给出的条件(功率等)得出相应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再根据电路结构,利用KCL和KVL联立求解得出结果来。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欲使图(a)所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功率为4Ω电阻功率的两倍,求…”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图所示三相四线制电路中Z1=-j30Ω,Z2=15+j36Ω。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图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为12100W。

图所示三相四线制电路中Z1=-j10Ω,Z2=5+j12Ω。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图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为24200W。

(1)开关S闭合时图中各表的读数,根据功率表的读数能否求得整个负载吸收的总功率?

(2)开关S打开时图中各表的读数有无变化?功率表的读数有无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图6-68所示电路,已知,R=90Ω,XL=50Ω,=10,理想变量器的变比为n。求:(1)为了使负载电阻RL=20Ω与电路达到匹配工

图6-68所示电路,已知,R=90Ω,XL=50Ω,=10,理想变量器的变比为n。求:(1)为了使负载电阻RL=20Ω与电路达到匹配工作状态,问XC及变量器变比n应为多少?(2)求匹配时负载RL所获得的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它的内阻R0=0.1Ω;负载是一组电灯和一只电阻炉RL。设负载的端电压为20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它的内阻R0=0.1Ω;负载是一组电灯和一只电阻炉RL。设负载的端电压为200V,电阻炉取用的功率为600W,电灯组共有14盏灯并联,每盏灯的电阻为400Ω,连接导线的电阻RL为0.2Ω,求:

(1)电源的输出电压U和电源的电动势E。

(2)电源产生的功率和各负载消耗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电路如图9-8(a)所示,工频正弦电压Ù的有效值为220V,已知负载1的功率为16kW、cosϕ1=0.8(滞后)
电路如图9-8(a)所示,工频正弦电压Ù的有效值为220V,已知负载1的功率为16kW、cosϕ1=0.8(滞后)

;负载2的视在功率为10kV·A,cosϕ2=0.8(超前);欲使Ù与Ì同相,电容值应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求图(a)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求图(a)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图所示正弦电路中,us=UmcosωtV,求欲使图中电压u为零时元件参数R1、R2、L、C应满足的条件。

图所示正弦电路中,us=UmcosωtV,求欲使图中电压u为零时元件参数R1、R2、L、C应满足的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计算图所示电路中电阻上电压和两电源发出的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求RL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和最大功率Pmax。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求RL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和最大功率Pmax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图(a)所示电路,求负载电阻RL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值为多少?

图(a)所示电路,求负载电阻RL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值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图所示电路中,己知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8A,求流过4Ω电阻的电流及A、B两点间的电压UAB。

在图所示电路中,己知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8A,求流过4Ω电阻的电流及A、B两点间的电压UAB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