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在下列选项中,吊运物体时易产生脱钩而造成事故的是()。

A.吊钩无安全销

B.吊物下降过快

C.钢丝绳间夹角过大

D.起吊物体不稳

E.捆扎不牢固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下列选项中,吊运物体时易产生脱钩而造成事故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吊运物体时,为保证吊运过程物体稳定性,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应使吊钩吊点与被吊物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

A.倾斜

B.平移

C.摆动

D.翻转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铁碳合金相图,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在进行热轧和锻造时,通常将钢材加热到1000~1250℃。 (2)钢铆

根据铁碳合金相图,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在进行热轧和锻造时,通常将钢材加热到1000~1250℃。

(2)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作。

(3)在1100℃时,ωc=0.4%的钢能进行锻造,而ωc=4.2%的铸铁不能锻造。

(4)室温下ωc=0.9%的碳钢比ωc=1.2%的碳钢强度高。

(5)钳工锯70钢、T10钢、T12钢比锯20钢、30钢费力,锯条易磨钝。

(6)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时却用钢丝绳(60钢、65钢、70钢等制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建筑起重机械指挥人员在()位置指挥不合理。

A.所在位置,应能清楚地看到负载

B.当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见起重机司机和负载时,应站到能看见吊物的一侧

C.与司机之间的视线清楚

D.与被吊运物体保持安全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造成吊物脱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

B.吊装重心选择不当

C.吊钩缺少防脱钩装置

D.超载起吊

E.吊具不符合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选项中,易导致施工升降机限位失效的情况是()

A.齿条磨损严重

B.未焊接

C.吊笼高度限位挡块固定不牢

D.标准节螺栓未紧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雪崩体能使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承受40-50吨的力量,冲击力量非常惊人,雪崩体在高速运

雪崩体能使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承受40-50吨的力量,冲击力量非常惊人,雪崩体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还能够引起空气剧烈的振荡,在雪崩龙头前方造成类似于原子弹爆炸时的冲击波的强大气浪。在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雪崩体很可能被阻停留下来。而雪崩气浪却会继续沿着雪崩运动的方向爬山越岭,摧毁森林、房屋,倾覆车辆,人畜遇到它可能窒息而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行人在行车吊运过程中错误的做法()

A.直接从调运物下通过

B.绕道而行

C.等待调运物离开在通过

D.离吊运物体10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企分开的措施有()。

A.政府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

B.取消政府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人、财、物的控制

C.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审批

D.在国有重点企业试行稽查特派员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起重物体必须根据物体重量体积、形状、种类采用合适的起重捆绑和吊运方法。多人作业时必须()。

A.协调配合

B.统一信号

C.具备相同操作资质

D.指定专人负责指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四、逻辑判断:下列每道题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若干答案,要求运用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

四、逻辑判断:

下列每道题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若干答案,要求运用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物理现象和机械运动的理解与判断。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第 76 题 如果运动员想有更出色的表现,他们应该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在高海拔地区,身体中每单位体积的血液里含有的红血球数量比在海平面上多。红血球运输氧气,而氧气供应充足便能提高竞技水平,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每单位体积的血液能运载更多的氧气,这样便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运动员的心跳速率在高地时和在低地时相同,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面的论点打击性最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关于酯型胆红素,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酯型胆红素在胆红素定性试验中呈直接反应

B.酯型胆红素呈水溶性,易从肠道排泄而随粪便排出

C.酯型胆红素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对脑细胞造成损害

D.酯型胆红素是非酯型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的

E.酯型胆红素能透过肾小球基膜,超过肾阈值时,可随尿排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