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是清政府依据八旗制度,在蒙古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或分封牧地后编立的,是清朝统治蒙古地区基本军

政合一的单位。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是清政府依据八旗制度,在蒙古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或分封牧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八旗制度是在女真人氏族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10人为一牛录,牛录意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明末清初,在()的推动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很快在天山以北兴盛起来,并一度影响到天山以南部分地区。

A.卫拉特蒙古上层

B.清政府统治上层

C.明朝统治上层

D.达赖喇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清咸丰之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直隶中央。咸丰年间(1851-1861),“曾国藩既请练军长沙,奋然以招募行伍,尽废官兵,使儒生领农民,各自成营”,且湘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而非由户部调拨。后起的淮军也大致如此。这种情况()

A.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政策 的贯彻

B.使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减弱

C.自然经济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D.标志着清政府军队走向近代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清政府为羁麽蒙古贵族,采取()政策,一直重视与蒙古贵族的联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清政府于()年完全控制了喀尔喀蒙古各部。至此,蒙古各部的抗清斗争趋于失败。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清朝正规军数量一直保持在大约80万—85万名,其中包括60万绿营、20万—25万满洲八旗。同时,从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中叶,清朝的常规军事支出也一直固定在约2600万两白银。这说明清政府()

A.无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B.解决了与其它民族的矛盾

C.财政困难制约了军队发展

D.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清政府对蒙古实行(),从天聪年间起,即规定各旗不得越界游牧和互相往来。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大部分学者在评价这套制度时,都形容它是“13世纪流动着的中央政府”,即它拥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总受到中央的节制,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这套制度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八旗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B.军机处设立

C.大兴文字狱

D.实行八旗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八旗制度

D.二府三司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