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文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请问1874年的日本侵台,最终却以中日的什么条约签订而告终

A.《马关条约》

B.《辽南条约》

C.《北京专条》

D.《江宁条约》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请问1874年的日本侵台,最终却以中日的什么条约签订而告终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于哪一年日本侵台使得中日交恶?

A.1872年

B.1885年

C.1875年

D.1874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却是台旧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换成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这表明()

A.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B.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C.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

D.商家所有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合理运行的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面哪一项标志着日本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的政策: ()

A.日俄恢复邦交

B.日美恢复邦交

C.中美恢复邦交

D.中日恢复邦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建成于下面哪一年: ()

A.1872年

B.1873年

C.1874年

D.1875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中国高铁在奔跑前行的途中摔倒了,而且摔得很惨。日本是高铁领域的鼻祖,而中国是新起之秀。中日两国
在市场和技术上互补,新干线的历史则可以作为中国的重要参考。铁路事业规模庞大,规划、修建、运营的过程中政治的介入难以避免,作为彰显政绩的一副好牌,高铁似乎天生受到执政者青睐。而唯有民众参与和舆论介入,才是防止官员“暴走”的唯一处方,强大的舆沦监督将最终符合国家的基本利益。其次,日本在造物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做事讲究精细的文化不无关联。而中国似乎仍然没有改掉当年胡适先生“差不多先生”的劣根性一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铁老大现在要的是虚心,而不是“信心”。本段文字意在说明()。A.日本的新干线历史可以作为中国高铁的重要参考B.民众的参与和舆论的监督对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很重要C.中国铁老大应该认真反省自己存在的问题,切实弥补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再去和日本高铁一较高下D.高铁能够体现出执政者的政绩,因此应该多建高铁以彰显政绩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