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语类考试> 口译笔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关于平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

B.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D.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平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臭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起保护作用:能够吸收一部分UV-B(波长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n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B.臭氧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大气温度在50km左右有一个峰

C.平流层臭氧含量越多地面温度越高,太阳紫外辐射地面的能量就越小

D.平流层臭氧减少,使到达低层大气的UV-B辐射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对地球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气厚度为2000-3500km

B.电离层系是指自中层顶部到700km的高空

C.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的作用

D.从地面由低到高可分为:对流层,中层,平流层,外层(散逸层),电离层(热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科学研究发现:大部分从太阳发出的到达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辐射都被平流层的臭氧层所吸收,从不到达
地球表面。在1979至1996年之间,北美上空子流层的臭氧层变薄了,大约下降了3个百分点。然而,研究站在北美上空测量的紫外线辐射的平均水平在同期却下降了。以下哪项最好地调和了上面描述的明显不一致的事实?

A.在1979至1996年间,巴西上空平流层的臭氧层变薄了,并且到达巴西地面上的紫外线辐射的平均水平增加了

B.人工生产的氯化物使臭氧层变薄了

C.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臭氧污染在1979至1996年间戏剧性地增加了

D.臭氧层会由于年度以及地球的部位不同而变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电抗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试,符合规定的有()。

A.测量应在各分接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B.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

C.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D.对于立式布置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可不进行三相间的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现在有两盘电缆,每公里绝缘电阻是相同的,长度分别是200米和400米,同温下,测得前者绝缘电阻为500MΩ,那么求第二盘电缆的绝缘电阻为多少M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地球大气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

地球大气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kg饱和蒸汽等压冷凝放出的热量与同温下的汽化潜热相等。()
1kg饱和蒸汽等压冷凝放出的热量与同温下的汽化潜热相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冰箱泄漏的氯氟烃(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是怎样使臭氧层的平衡遭到破坏的?试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并作

冰箱泄漏的氯氟烃(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是怎样使臭氧层的平衡遭到破坏的?试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并作简单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补偿导线的正确敷设,应该从热电偶起敷到()为止

A.就地接线盒

B.仪表端子板

C.二次仪表

D.与冷端温度补偿装置同温的地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
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中间层

D 外层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