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招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针刺伤发生过程中乙肝病毒的多少血液足以感染乙肝病毒()

A.0.01ml

B.0.02ml

C.0.03ml

D.0.04ml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针刺伤发生过程中乙肝病毒的多少血液足以感染乙肝病毒()”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发生针刺伤时的处置正确的有()。

A.先就近脱去手套

B.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压受伤手指挤出受伤部位血液

C.流动水冲洗

D.75%乙醇或碘伏消毒刺伤部位

E.戴清洁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哪种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针刺伤后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流动水下冲洗伤口()

A.5分钟

B.3分钟

C.2分钟

D.1分钟

E.1-3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包括:()。

A.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B.病毒的基因组在干细胞内可形成稳定的DNA

C.表面抗原和e抗原可能会发生变异,造成检测的假阴性

D.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旦怀孕,应终止妊娠

E.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蚊子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哪类人员更易发生针刺伤()

A.低年资助产人员、实习学生

B.年长护士

C.注射科护士

D.手术室工作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需级别可分为三级,下列腐项确定为三级暴露()。

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秀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袁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汉快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重量大且是秀时间较短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E.暴露源刺伤或者刮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客运合同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旅客伤亡事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客运合同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旅客伤亡事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有()。

A.旅客甲因制止扒窃行为被歹徒刺伤

B.旅客乙在客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因发心脏病身亡

C.失恋旅客丙在行车途中吞服过量安眠药致死

D.免票乘车婴儿丁在行车途中因急刹车受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针刺伤

B.侵袭性操作

C.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D.为病人进行伤口换药

E.接触病人的体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当接种人员在操作时不慎皮肤被针刺伤后,应采取的措施:()

A.刺伤手立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B.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水冲洗,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C.报告和记录伤者姓名、器械和环境

D.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1967年,Banuch Blumbet9博士发现了乙肝病毒(HBV DNA),并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

1967年,Banuch Blumbet9博士发现了乙肝病毒(HBV DNA),并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自病毒发现伊始,人类就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拉锯战。1986年,首个干扰素问世,打响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枪;1999年,首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核苷类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上市;2005年,阿德福韦上市;2006年,恩替卡韦上市……至今人类已经拥有了多个抗 击乙肝病毒的治疗武器。

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变异率比其他 DNA病毒高10倍左右。减少病毒发生耐药变 异,关键是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同时还需要考虑病毒对药物耐药所需的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研究表明,在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与阿德福韦相比,恩替卡韦的降病毒能力更快更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个乙肝 病毒。DNA位点变异就可对它们产生耐药;而恩替卡韦则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时有3 个位点发生变异,这就好比提高了病毒耐药的门槛,从而降低了病毒对药物耐药的发生率。

下列选项与上文所述内容不相符的 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1967年,BanuchBlumberg博士发现了乙肝病毒(HBVDNA),并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自病毒发现伊始,人类就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拉锯战。1986年,首个干扰素问世,打响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枪;1999年,首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核苷类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上市;2005年,阿德福韦上市;2006年,恩替卡韦上市……至今人类已经拥有了多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治疗武器。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变异率比其他DNA病毒高10倍左右。减少病毒发生耐药变异,关键是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同时还需要考虑病毒对药物耐药所需的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研究表明,在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与阿德福韦相比,恩替卡韦的降病毒能力更快更强。拉料夫定、阿德福韦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个乙肝病毒DNA位点变异就可对它们产生耐药;而恩替卡韦则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时有3个位点发生变异,这就好比提高了病毒耐药的门槛,从而降低了病毒对药物耐药的发生率。下列选项与上文所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A.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载量的高低成正比

B.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产生耐药所需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成反比

C.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高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D.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