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986年6月3日出生;王某,男,1984年7月1日出生。2002年1月9日,张某与王某一起

去一家网吧玩电子游戏。二人玩了一上午的游戏,中午因费用问题与网吧老板发生争吵,被老板骂了几句,二人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晚23时许,二人带上事先准备的汽油,趁人不备,将汽油洒在网吧的木质大门、窗户上,用打火机点燃。由于网吧出口已被大火封住,结果正在上网的人员中有6人死亡、17人受伤。市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对案件进行侦查,经检察院批准对二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在对二人进行讯问时,均未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张某的父亲请求会见张某并为其聘请律师,被侦查人员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予以拒绝。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于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5日告知张某和王某有权委托辩护人。张某委托其叔叔(非律师)担任其辩护人,王某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张某的叔叔经检察院许可,会见了张某,并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检察院经审查起诉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张某的叔叔经法院许可又查阅了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会见了被告人张某,会见时人民法院派员在场。王某仍然不愿委托辩护人,审判人员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刘某担任辩护人,但王某拒绝辩护,法院遂准许其自行辩护。经审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张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15年。

问题:试分析本案中公、检、法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收藏

1.公安局在其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侦查人员不应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拒绝犯罪嫌疑人张某的父亲为其聘请律师的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2.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1)检察院不应在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5日才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院应在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2)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辩护人(张某的叔叔)无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因为张某的叔叔不是律师,根据法律规定,他无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证据。3.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的违法之处有:(1)审判过程中辩护人张某的叔叔会见被告人张某时,法院不应派员在场。审判阶段辩护人会见被告人时,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2)被告人王某拒绝辩护时,法院不应准许其自行辩护。对于未成年人拒绝辩护的,法院应当准许,但是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986年6月3日出生;王某,男,198…”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侦查措施的适用不恰当的是:A.有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张某随身携带了炸药,需要对张某进行人身检

下列侦查措施的适用不恰当的是:

A.有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张某随身携带了炸药,需要对张某进行人身检查,但张某明确表示拒绝,侦查人员对进行了强制检查

B.由于某项侦查实验可能造成犯罪嫌疑人的人身伤害,某公安机关负责人对此项侦查实验申请未予以批准

C.在执行逮捕中,由于情况紧急,侦查人员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的手提包进行了搜查

D.为查明被害人的伤害情况,由于没有女工作人员随行,男侦查人员张某对被害妇女的身体进行了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市公安局于6月9日上午9点在乙市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拘留,下午3点将杜某带回分局,有关机
关的下列哪项做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行为,哪些应受到纪律处分?
A、2005年6月5日,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7年3月被提前释放。2010年5月20日下午,张某又因抢夺被群众抓获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取证结束后,民警王某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能主动承认错误,认罪态度较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

B、王某与陈某因口角引发打架,王某捡起地上砖块将陈某头部打伤,经鉴定构成重伤,某县公安局于2010年5月5日对其刑拘,5月8日对其延长刑拘至6月5日。

C、2010年4月1日,某县公安局协警吴某某与王某在巡逻中抓获一名正在张贴广告的嫌疑人,带到派出所交给值班民警李某,李某搜出此人身上带着一些招工广告,上面写着大酒店急招男女公关,月薪2万元以上,于是就认定此人有诈骗嫌疑,遂对其进行审查,4月3日将其释放。

D、某外国人在某县涉嫌诈骗被该县公安机关批准刑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市公安局于6月9日上午9点在乙市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拘留,下午3点将杜某带回分局,有关机关的下列哪
项做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A.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在24小时内通知了其家属但没有通知其单位

B.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2点才对杜某进行了讯问

C.经讯问,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具备依法逮捕的条件,于是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检察院经审查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D.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是错误的,在继续拘留杜某的同时,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了复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市公安局于2011年6月9日上午9点在乙市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拘留,下午3点将杜某带回分局,有关机关的
下列哪项做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A.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在24小时内通知了其家属但没有通知其单位B.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2点才对杜某进行了讯问C.经讯问,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具备依法逮捕的条件,于是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检察院经审查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D.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是错误的,在继续拘留杜某的同时,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了复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市公安局于6月9日上午9点在乙市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拘留,下行3点将杜某带回分局,有关机关的下
列哪项做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A.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在24小时内通知了其家属但没有通知其单位

B.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2点才对杜某进行了讯问

C.经讯问,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具备依法逮捕的条件,于是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检察院经审查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D.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是错误的,在继续拘留杜某的同时,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了复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04年3月,在深圳某电子厂打工的张某(1980年2月4日出生)联系了同来打工的同乡李某(1986年8月4日

2004年3月,在深圳某电子厂打工的张某(1980年2月4日出生)联系了同来打工的同乡李某(1986年8月4日出生),两人各出资2万元,准备从事假冒某外国名牌手机电池的生产。后李某因家里有事欲收回2万元退出,张某不同意,并许诺:李某尽管回家.这里由他一个人负责,赚到钱还是两人平分。李某还是坚持要回自己的钱,但是张某拒绝再和李某见面,也不接他电话,李某因为家里有急事,就先回家了。2004年4月1日,张某从深圳市南山区××村村民蔡某处租来民宅两间,开始从事假冒名牌手机电池的生产。期间,蔡某曾在来收房租的时候发现张某在生产假冒手机电池,于是就要求张某赶快搬走,张某好说歹说,又增加了房租,蔡某这才作罢。后该外国公司向深圳市工商局反映了这一侵权行为,2004年7月10日,深圳市丁商局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检查,查明张某共生产假冒某品牌手机电池成品175个、半成品l050个,电池说明书以及不干胶标贴50000张,该品牌的塑料标识50000个以及电池成品塑料包装盒25000个,上述物品价值总计96625元。经质量监督部门鉴定,该批成品电池均不能达到行业标准,属伪劣产品之列。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查明:(1)该品牌是某外国公司在我国第14类商品上注册的有效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2)蔡某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年前刑满释放。阅读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张某、李某、蔡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2)李某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筒要说明理由。(3)指出李某具备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罚原则。(4)蔡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19年6月张某(非居民纳税人)从本单位取得工资7000元,加班费1000元,奖金2100元,其中含差旅费津贴1540元。已知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计算单位代扣代缴张某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7000+1000+2100-5000-1540)×10%-210=146(元)

B.(7000-5000)×3%=60(元)

C.(7000+1000+2100-5000)×10%-210=300(元)

D.(7000+1000-5000)×3%=9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
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王某提供保证人。王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王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王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1)本案中可否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王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王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05年5月27日,张某通过手机发短信给生意伙伴王先生,短信中说:“我急需用钱,请你先预支货款3万元,并将钱汇到
我银行卡里。”王先生随即将钱汇给了张某。一个星期后,王先生再次收到张某的短信:“你上星期汇的3万元预付款太少了,你再汇2万元吧。”王先生又再通过银行预支货款2万元。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王先生都没有索要收据。此后,因张某一直没提过上述预支款的事,而且也未向王先生发货,王先生产生了警惕,于是向张某催货。但一直索要未果,于是在2005年6月20日将张某起诉至当地法院,要求其发货或归还其5万元钱,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作为证据。但张某虽承认收到王先生两次汇款5万元,但却坚称这是王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货款。

案例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是累犯,虽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对其可以取保候审。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