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财经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注册会计师实施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 )。

A.当年未入账销货

B.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不正确

C.超额的销货折扣

D.未核准的销货退回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注册会计师实施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 …”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时,检查三个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密切关系的日期,可以( )为起点。

A.账簿

B.发运凭证

C.出库单

D.销售发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特定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的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密切关系的日期包括()。

A.销售截止测试实施日期

B.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

C.记账日期

D.发货日期或提供劳务日期

E.销售截止测试计划日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怡注册会计师正在对昌盛公司2006年度发生的销售业务进行审计。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情况做出判断,请代为形成正确的结论。在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截止测试时,注册会计师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被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记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延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实施收入截止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该年度的销售发票为起点,以检查是否高估业务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截止性测试作为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
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审计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12年1月,甲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戊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
伙人。A注册会计师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审计,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针对销售交易重复入账产生的高估错报,注册会计师先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笔分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其他佐证,借以查明有无事实上没有发货却已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发运凭证等的真实性也有怀疑,再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测试存货余额有无减少,以及考虑是否检查更多涉及外部单位的单据,例如外部运输单位出具的运输单据、客户签发的订货单据和到货签收记录等。

(2)针对向虚构的客户发货产生的高估错报,注册会计师从发货部门的档案中选取部分发运凭证,并追查至有关的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3)针对下期销售收入提前至本期入账而产生的高估收入,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查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确定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要求:

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资料见表8-4: 表8-4 甲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资料 产

甲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资料见表8-4:

表8-4 甲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资料

产品名称销售收入(单位:元)
A产品38652862
B产品16752368
C产品9763529
D产品4357871
合计69526630

注册会计师李军于2011年1月20日完成了对其的测试,无调整事项。请你代注册会计师李军编制营业收入审定表(见表8-5)(索引号为SA1,复核人为注册会计师张梅,复核日期为2011年1月21日)。

甲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资料见表8-4:          表8-4 甲公司2010年度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非抽样风险的是()。

A.注册会计师未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

B.注册会计师在测试销售收入的完整性认定时将主营业务收入日记账界定为总体

C.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D.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
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签署销售合同-结合库存情况备货-委托货运公司送货-安装验收-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注册会计师于2003年初对X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公司2002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1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

其他相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一:X公司2002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01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 项目 2002年度(未审数) 2001年度(审定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04300

91845

560 58900

53599

350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11895

40

2800

2380

180 4951

56

1610

3260

150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6575

980

100

260 (13)

150

300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税率33%) 7395

800 (163) 五、净利润 6595 (163) 资料二:X公司2002年度1-12月份未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列示如下: 月份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1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计 104300 91845 资料三: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准备在X公司2002年度所开具的全部发票中,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法随机抽取若干发票进行控制测试,检查样本发票是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预期总体误差率为1%,可容忍误差率为4%,信赖过度风险为5%,在95%的可信赖程度下,控制测试的样本量表如下: 预期总体误差(%)

可容忍误差率 3% 4% 5% 6%

0.75 208(1) 117(1) 93(1) 78(1) 1 156(1) 93(1) 78(1) 1.25 156(1) 124(2) 78(1) 1.5 192(3) 124(2) 103(2) 资料四: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时,抽查到以下销售业务:

(1)销售给A公司硬件计93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1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200万元,试运行一个月并终验合格后支付636万元,交货日期为2002年11月20日。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02年11月15日发货,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02年12月25日,发票日期为2002年12月25日。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2002年度该项销售收入800万元。

(2)销售给B公司硬件计117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 后支付300万元,出具安装验收报告后支付870万元,交货日期为2002年12月26日。实际执行情况是:经双方签字盖章的安装验收报告日期为2002年12月29日,发票日期为2002年12月29日。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1170万元,并确认2002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000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未取得该项销售业务的发货单据,X公司解释的理由为供货单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将货物发运至B公司。

(3)销售给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计1755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该批货物直接发运至C公司的客户D公司,安装调试由C公司负责;C公司在签订合同后支付200万元,剩余货款1555万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货款后一次性支付。实际执行情况是:X公司于2002年12月18日发货,发票日期为2002年12月18日,无安装验收报告。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200万元,确认2002年度该项销售收入1500万元。

(4)销售给F公司硬件计1287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合同约定:签订合同后支付300万元,货物发出后支付987万元,交货日期为2002年11月28日。实际执行中,X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向F公司开具发票。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经收取货款300万元,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100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注意到,上述货物尚存放在X公司仓库,X公司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02年11月28日的传真,内容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贵公司购进的硬件暂存贵公司,货物的所有权即日起转移至本公司。”

(5)销售给控股股东G公司硬件计351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货款已于2002年12月全部收到。2002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800万元。2002年度,同类硬件主要销售给非关联方,其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0%.

(6)销售给H公司硬件计2106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止2002年12月31日,已收到货款1000万元,尚有1106万元货款未收到。2002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1800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对应收H公司1106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H公司回函表示已经退货。经检查,X公司已于2003年1月10日冲减了当月销售收入1800万元,并冲减相关销售成本。

(7)销售给J公司硬件计1053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发货单、发票、安装验收报告、销售合同核对后无异常,截止审计时,货款全部未收到。2002年度,X公司确认该项销售收入900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对应收J公司1053万元款项进行函证时,J公司回函予以确认,但在注册会计师进行电话询证时,J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其从未与X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不存在欠付X公司债务情况。

要求:

(1)为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对资料二分析后,指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重点审计领域,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过程)

(2)注册会计师在了解X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后,准备对X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验证其能否确保已入帐的销售确系已经实现的销售。请列示该项测试的主要程序。

(3)针对检查样本发票是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这项控制测试,根据资料三中列示的各项条件,请定义“误差”,确定样本量,并根据以下两种情况评价抽样结果:①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1,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②抽样查出的误差数未,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

(4)针对资料四中第1-6项销售业务,请分别判断X公司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能否确认(按“能够确认”、“不能确认”、“不能全部确认”、“尚无法形成审计结论”四种分别予以回答)。若回答“不能确认”或“不能全部确认”,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回答“尚无法形成审计结论”,请指出应进一步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5)针对资料四中第7项销售业务,请指出是否应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若已经证实该项销售业务系虚构,请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对M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L注册会计师负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L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以下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L注册会计师计划测试M公司200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以下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难以实现上述审计目标的是()。

A.抽取2004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

B.抽取2004年12月31日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

C.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04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