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商考试> 军队文职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通过银行信贷业务系统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获得信贷客户征信报告1200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通过银行信贷业务系统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收付存款的便利条件,将5000元假人民币换成真币。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

某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收付存款的便利条件,将5000元假人民币换成真币。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使用假币罪

C.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D.职务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是国家机关的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伪造收支凭证,将单位5万元公款从单位银行账户上提出来占为己有。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查账中,甲的行为败露。则甲贪污数额应该是()。

A.5万元

B.5万元加上银行的利息

C.5万元加上单位用5万元可能产生的效益

D.以上都不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是国家机关的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伪造收支凭证,将单位5万元公款从单位银行
账户上提出来占为己有。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查账中,甲的行为败露。则甲贪污数额应该是()。

A.5万元

B.5万元加上银行的利息

C.5万元加上单位用5万元可能产生的效益

D.以上都不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B.银行工作人员乙利用职务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与赌博

B.银行工作人员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真币

C.丙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丁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利用职务便利:指员工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所在岗位有关的便利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农业银行某支行会计邹某,利用担任会计职务之便,通过虚构付款人、收款人进行电子汇兑的手段,利用银行某些业务在程序上的漏洞,将银行资金据为己有。如此作案共77次得到赃款2890余万元。邹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侵占罪

C.受贿罪

D.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A.甲用总面额l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B.甲是某银行工作

下列行为中,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A.甲用总面额l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

C.甲在与乙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乙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乙1万元的真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的是()。

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

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数额较大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

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公款非法据为己有

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数额较大的资金非法据为己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酒水吧员工利用职务便利盗窃所在餐饮企业国企的酒水,如果金额较大,可能会被判处()。

A.诈骗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贪污罪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