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旅游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10GOTN色散补偿描述错误的是()。

A.配置OA单板和DCM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进入DCM的单通道入纤光功率<7dBm

B.G.652光纤,复用段中任何一个放大站点的入点和出点的累积色散补偿量(包括预补偿),累积过补偿必须小于80km

C.对于G.652/G.655光纤不使用VMUX的NRZ系统,预补偿量最多为40公里

D.G.652/G.655DCM。如果使用VMUX,则预补偿最多为20公里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10GOTN色散补偿描述错误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以下关于波分网络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A.相同传输距离下,相干系统的OSNR更好(没有DCM引入的系统插损)

B.纯相干系统CD色散容限极大,不需要DCM

C.非相干or混合系统需要DCM

D.相干系统PMD容限较低,需要考虑PMD补偿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色散是光纤的重要特性,以下关于色散描述正确的是()。

A.色散对波分系统的直接影响是造成脉冲展宽

B.色度色散也称为模内色散,是影响长距离传输的主要因素

C.偏振模色散是由随机因素产生的,因而难以补偿

D.DCM模块可以对线路PMD进行充分补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波分系统对色度色散的补偿主要采用DCI补偿方式,以下关于DCM色散补偿的说法,错误的是()

A.DC模块比线路传输光纤更容易引起非线性,所以要严格控制其入纤光功率

B.线路光纤长度在400km以内的10G系统,可以用G.652的DC去补偿G.655(LEAF)

C.DC配置不当,会导致系统信噪比劣化

D.DC配置不当,会导致收端性能劣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光纤色散,说法错误的是哪个?()

A.色散系数用于衡量色散大小,即每公里的光纤由于单位谱宽所引起的脉冲展宽值

B.色散的本质是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所产生的时延差

C.色散类型包括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2.5G系统一般仅考虑偏振模色散。

D.光纤色散可以通过色散补偿的方式解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色度色散描述错误的是:()

A.使得光脉冲展宽

B.是线性效应

C.G.652与G.655光纤的典型色散值相同

D.是可逆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以下关于色散补偿模块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DCM一般不故置在光放前,因为这样DCM相当于是个衰减器,会降低光放的到达光功率,降低OSNR

B.通常DCM放置在OAU的抽头部分

C.配置OPU+0AU01,放置顺序为OPU+ DCM + OAU01(OAU01的抽头可以放置另外一块DCM)

D.OPU+OBU组合时,DCM默认放在OPU和OBU之间,顺序为OPU+ VOA+ DCM+ OBU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对光纤描述正确的是()。

A.G.652有三个衰减窗口

B.G.652的1550nm窗口适合大容量的波分系统,既可以抑制FWM效应,又可以适合长距离传输

C.DCF是一种具有负色散斜率的光纤,在DWDM系统中进行色散补偿,可以实现大容量,超长距的传输系统。

D.G.655光纤在1550nm窗口具有的色散斜率比G.652光纤小,因此G.655在超长距传输中比G.652更有优势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对于40G系统G.652光纤来说,下面哪种色散补偿原则是错误的?()

A.发端预补20km,线路中色散均匀补偿

B.发端不预补,每级过补20km,周期性补偿

C.线路中尽量采用过补偿形式

D.线路末端残余色散保持在±5km以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OTN站点规划的描述错误的是()。

A.l如果无业务上下,只需要考虑光功率的预算

B.如果光功率、色散和光噪声都满足系统要求,那么可以只做光纤穿通

C.首先分析是否有业务上下,对于有业务上下的地点,必须设置站点

D.如果经过多级光放大站及长距离传输后,导致光噪声、非线性效应及偏振模色散等累积到超出接收机承受范围,则需要设置电中继再生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DWDM/OTN网络的色散规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10G/40G混传系统要求完全补偿,残余色散为+/-10km(G.652)

B.100G系统色散容限为+/-50000ps/nm,纯100G系统不需要配置DCM模块。

C.对于MESH结构的城域系统,每个复用段尽量保证完全补偿,即残余色散为0

D.对于10Gbit/s速率以下的系统,色散主要是指偏正膜色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关于热电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热电偶的特点是测温范围宽、性能稳定、结构简单

B.热电偶测量温度可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控制

C.热电偶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的

D.热电偶一般不需要补偿导线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