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法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王某,男,今年24周岁,与刘某系同事关系。由于长期相处,王某对刘某产生了较深的感情,但遭到了

刘某的拒绝。后来,刘某同他人相恋,王某非常恼怒。一天夜里,王某翻窗而入刘某的宿舍,准备对刘某实施强奸。因不慎将一只杯子打翻,刘某惊醒。刘某见王某欲施不轨,厉声喝道"你怎么禽兽不如,你这是害人害己啊!你要敢动我一下,我让你坐一辈子牢。…,."被刘某这一骂,玉某心里发慌,越想越害怕,于是跪地求饶,刘某将他放走后随即报案。

请根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王某,男,今年24周岁,与刘某系同事关系。由于长期相处,王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王某(男,22周岁)为达到与刘某(女,18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刘某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三年

王某(男,22周岁)为达到与刘某(女,18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刘某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三年后,因双方经常争吵,刘某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处理的方式是()。

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B.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C.对刘某的请求不予支持

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刘某可行使撤销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王某系某中职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刘某发生口角,追打刘某,致使刘某摔伤。此事例涉及的民事关系是()。

A.人身关系

B.公民关系

C.法人关系

D.财产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关于下列遗嘱的效力,说法错误的是()。

A.王某,今年15周岁,因上学压力巨大想要自杀,查找了相关法律书籍后写下遗嘱一份,该遗嘱无效

B.张某,今年25周岁,两年前因感情问题患上精神病,某天夜里突发奇想,写下遗嘱一份,该遗嘱无效

C.刘某,今年50周岁,法学专业出身的他在40周岁生日的时候就未雨绸缪的写下了一份遗嘱,今年因生意失败受到打击而精神失常,该遗嘱无效

D.杨某,今年70周岁,某上市公司老总,受到情妇的欺骗和胁迫,写下一份遗嘱将其所有财产赠予情妇,该遗嘱无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车某(男,16周岁)与冉某(女,16周岁)系某工厂同事,车某追求冉某,遭拒绝。车某在同事微信群发布信息,称冉某下班后兼职“三陪”,严重干扰了冉某的正常生活,致使冉某得重度抑郁症,数次自杀未遂,被迫离开工厂到医院治疗。车某在同事的劝说下,为冉某支付了治疗费。一年后,冉某病好,回厂上班,要求车某当众向自己道歉,车某拒绝。某日,冉某将车某诱骗到工厂一地下仓库内并锁门离开,3个小时后将其放走。车某报警。公安机关受案后指派民警黄某负责办理。黄某发现车某是其姑表弟,冉某是其姨表妹,建议调解本案。车某、冉某二人提出不通知父母到场。调解到一半,冉某提出,一年前车某造谣毁坏自己名誉,后果很严重,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某构成诽谤罪,冉某构成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行为

B.黄某办案中发现车某、冉某与本人均为表亲关系后,应当主动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回避,同时停止案件调查

C.公安机关开展调解工作时,可以根据车某、冉某的要求,不通知双方的父母到场

D.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车某涉嫌犯罪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符合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担保人条件的是()。

A.王某,男,系被处罚人的舅舅,瘫痪在床,生活困难

B.姚某,女,系被处罚人的女友,同时也是本案的证人

C.周某,男,系被处罚人的哥哥,正处于假释期间

D.刘某,男,系被处罚人所在社区的主任,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收入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符合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担保人条件的是()。A.王某,男,系被处罚人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符合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担保人条件的是()。

A.王某,男,系被处罚人的舅舅,瘫痪在床,生活困难

B.姚某,女,系被处罚人的女友,在本市无固定居所

C.周某,男,系被处罚人的哥哥,正处于假释期间

D.刘某,男,系被处罚人所在社区的主任,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居所,收入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的职工,何某于2009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10年9月与
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的试用期为6个月.2010年12月,何某在工作中出现失误,201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与何某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1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2011年3月企业以刘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了与刘某的劳动合同。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引用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该企业解除何某与刘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被告人李某,男,32岁,某工厂工人。某日下午,李某因为琐事与同事刘某发生了争执,并有互相
推打行为,后被在场的同事劝开。回家后,李某便产生杀害刘某的念头,于是携带了一把猎枪前往工厂寻找刘某。到了工厂以后,李某手持猎枪四处寻找刘某,并在刘某工作的车间内找到了刘某。李某用枪口对着刘某,准备枪杀刘某。此时,周围的同事开始劝说李某放弃对刘某的伤害,刘某自己也向李某求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某放走了刘某,并持枪返回了家中。第二天,李某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问题:对李某应如何定罪处罚?请简要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因此对民警李某可以采取禁闭措施。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的职工,何某于2021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21年9月与
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的试用期为6个月。2021年12月,何某在工作中出现失误,202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与何某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2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2021年3月企业以刘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了与刘某的劳动合同。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请引用相关法律规定分析:

该企业解除何某与刘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