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经济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背景是:人民币盯住美元;采用结售汇制,即贸易收支外汇统一由

国家购进和卖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周边国家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不变。之后,我国出现了长达40余月的通货紧缩。 (1)假定总供给对价格为完全弹性(即在P-Y平面上,AS曲线为一水平直线),论证我国这次通货紧缩的机制。 (2)通货紧缩之后,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其原因如何? (3)以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何含义?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背景是:人民币盯住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我国的教育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诞生于()。

A.20世纪60年代后期

B.20世纪70年代后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后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我国当代秘书学是什么时期诞生的呢?()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19世纪80年代后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中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个体工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的时期是()。

A.20世纪80年代后期

B.20世纪70年代后期

C.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D.20世纪60年代后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引入了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方面,我国采取了以下重大措施,即__
____的风险控制,采用______,重视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和加强______的集中安全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

A.逐年下降

B.基本没有变化

C.呈上升趋势

D.下降趋势明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

A.逐年下降

B.基本没有变化

C.呈上升趋势

D.下降趋势明显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是()。A.逐年下降B.基本没有变化C.呈下降趋势D.下降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是()。

A.逐年下降

B.基本没有变化

C.呈下降趋势

D.下降趋势明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华新窑”(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湿法旋窑)成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水泥工业的主要定型产品和基本装备,并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A从兴办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A从兴办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

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格局的形成

D全方位的对外格局的基本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