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商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
收藏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问题一、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铜粉置于()内(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该仪器应使用(),灼烧完成后该仪器应放在()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所用仪器:

a蒸发皿

b坩埚

c石棉网

d外表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问题二、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复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问题三、通过途径I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冷却结晶、()、自然干燥。

问题四、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II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问题五、途径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有关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装置可以选用启普发生器

C.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增加

D.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了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 g

B.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可以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DNA的溶解

D.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物质,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实验室按照下列顺序制取、干燥、收集NH3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

B.干燥氨气

C.收集氨气

D.处理尾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实验室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制取的氛气.在23℃,100.SkPa压力下,收集了370.0mL的气体(已知23℃时,
在实验室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制取的氛气.在23℃,100.SkPa压力下,收集了370.0mL的气体(已知23℃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00kPa).试求:

(1)23℃时该气体中氢气的分压;

(2)氢气的物质的量;

(3)若在收集氢气之间,集气瓶中已充有氮气20.0mL,其温度也是23℃,压力为100.5kPa:收集氢气之后,气体的总体积为390.0mL.计算此时收集的氢气分压,与(2)相比,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电泳技术制取的生物制品,可将病灶从患者的机体中剥离出来

B.在太空实验室,附着“培养细胞”的小球,能悬浮于介质营养液中

C.克服了地球重力,培养介质的对流现象与沉淀现象便不会同时发生

D.培养介质受热时,如果电场力增加则沉淀现象消失,对流现象显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电泳技术制取的生物制品,可将病灶从患者的机体中剥离出来

B.在太空实验室,附着“培养细胞”的小球,能悬浮于介质营养液中

C.克服了地球重力,培养介质的对流现象与沉淀现象便不会同时发生

D.培养介质受热时,如果电场力增加则沉淀现象消失,对流现象显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坩埚是实验室用于灼烧或熔融固体物质的常用仪器,材质种类很多,实验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加以选择。实验室熔融碳酸钠时可以选用()

A.玻璃坩埚

B.陶瓷坩埚

C.石英坩埚

D.铁坩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危险源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操作规范等相关培训,未经相关安全教育并取得合格成绩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B.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睡觉、使用明火电器,禁止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C.开展实验时要密切关注实验进展情况,不得擅自离岗,进行危险实验时至少1人在场

D.实验结束后,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检查并关闭整个实验室的水、电、气、门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制取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B.可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C.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乙酸乙酯

D.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