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语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您关注过近几年来农村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A.学校教育方面

B.农村合作医疗方面

C.农村养老保险方面

D.农村环境保护方面

E.其他

答案
收藏

B、农村合作医疗方面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您关注过近几年来农村在哪些方面的发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四个全覆盖是指

A.最低生活保障

B.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C.稳定粮食生产

D.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E.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我国在大范围开展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

A.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B.农村社会生育保险

C.农村社会救助

D.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农村社区工作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强调社区参与,关注农村社区居民的发展

B.以社区为对象

C.采用微观视角分析和介入农村社区问题

D.重视农村社区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E.重点解决农村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集体性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国在大范围开展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17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在入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补贴。同时鼓励多缴费,对

2017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在入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补贴。同时鼓励多缴费,对选择1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每人每年增加补助不低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17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在出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45-65元补贴,每人每月发放

2017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在出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45-65元补贴,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标准最低达到();同时鼓励长期缴费,对累计缴费满()的农牧民,每增加缴费1年,每月增加不低于2元的基础性养老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01~105 题: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据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多年来,在东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 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从人均GDP看,1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0089元、5 407元和4 217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1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在农业税方面,中央原来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个别省份降至不超过2%)。农业年人均纯收人,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增长6.8%的基础上,2005年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增长近6%,这是1997年以来仅有的两个高增长年份。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10元直接补助。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第 101 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99年,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大约相当于东部的50%、40%

B.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

C.多年来,我国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在6%左右徘徊

D.到2005年底,我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统筹等都是为了满足农民的()。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农村的公共事业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办,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因此,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缺乏,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2004年投入280多亿元,其中包括一部分道路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 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A.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大

B.“六小”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C.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

D.农村公共事业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36~140 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36~140 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据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多年来,在东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l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从人均GDP看,l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l0089元、5407元和4217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ll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

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在农业税方面,中央原来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个别省份降至不超过2%)。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

增长6.8%的基础上,2005年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增长近6 %,这是1997年以来仅有的两个高增长年份。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10元直接补助。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

第 136 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36~140 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