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商考试>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A.8.1%

B.7.5%

C.7.2%

D.6.2%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 111~115 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 111~115 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业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问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排名,挪威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的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

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 111~115 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 111~115 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第 111 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

C.根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

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17~121 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原本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浙江开始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美元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近些年来,频频陷入痛苦之中。不久前浙江统计部门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显示,2002年浙江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万吨标准煤当量。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2003年浙江省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断加大治理污染的费用支出。近几年来,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年增长率明显大于GDP年增长率,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这份报告还透露,由于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第 117 题 2003年浙江省人均GDP比1978年()。

A.翻了近四番

B.增加了6.37倍

C.增加了7.37倍

D.增加了7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原本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浙江开始突破中国计划经济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原本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浙江开始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

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美元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

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近些年来,频频陷入痛苦之中。不久前浙江统计部门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显示,2002年浙江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万吨标准煤当量。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2003年浙江省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断加大治理污染的费用支出。近几年来,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年增长率明显大于GDP年增长率,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这份报告还透露,由于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

2003年浙江省人均GDP比1978年()。

A.翻了近四番

B.增加了6.37倍

C.增加了7.37倍

D.增加了7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资料显示,世界各国面临一个共同的课题:人口老龄化。在20世纪里,人口寿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平
均预期寿命比1950年延长了20年,达到66岁,预计到2050年将再延长10年;人口结构方面的这一长足进展以及21世纪上半叶人口的迅速增长意味着60岁以上的人口从2000年的大约6亿增加到2050年的将近20亿。2005年联合国发布的预测显示,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由2000年的10.0%,上升到2025年的15.1%,2050年的1.7%;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相应由6.9%上升到10.5%、16.1%;年龄中位数相应由26.8岁上升到32.8岁、37.8岁。而我国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在给我们带来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请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2) 举例说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结合以上材料和工作实际,谈谈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是从哪年正式开始的?()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官方文章说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中新社北京2003年1月28日电 新华社28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

官方文章说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中新社北京2003年1月28日电 新华社28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文章说,自2001年11月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4个月下跌,但并不能因此得出中国已出现通货紧缩的结论。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出现衰退(GDP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当前,中国物价水平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货币供应量却在持续上升,1998—2002年狭义货币Ml的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经济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不能仅根据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就断言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文章说,当前中国物价下降的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基本正常范围。从理论上讲,物价涨幅在正负1%之间,均可视做物价稳定和正常。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2002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8%,仅下跌0.2%,远低于同期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1.8%的幅度。

文章认为,从影响当前市场价格下降的因素来看,主要是良性因素,即更多的是受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的影响,受开放扩大、改革深化的影响。就主要短期因素而言,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平均关税税率普遍下调,关税总体水平由 2001年的15.3%降到2002年的12%,涉及商品税目5300多个,降税涉及面达 73%;二是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电力、交通、通信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采取有力措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程序,初步遏制了教育乱收费、药品价格和农村电费虚高等势头,使政策性提价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动作用大为减弱。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从几年前的10%缩小到2001年的7%,2002年进一步回落到1.8%。从长期因素来看,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国资本来华投资增加。外国企业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与中国充裕的劳动力相结合,使得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问题:通货紧缩如何界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1926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

根据下面的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1926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8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4倍多,工业产量已经超过英、法、德等国,跃居欧洲第一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打下基础。二战以后,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5.7%,美国为3.1%,我国从1949年至1979年,经济增长年均7.3%,1980年至2000年经济增长年均9%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02年到2011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辆数增长了()。 A.196.7% B.94.4% C.196

2002年到2011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辆数增长了()。

A.196.7%

B.94.4%

C.1967%

D.944%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