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部教育培训> 社会建设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我国学者朱启臻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我国学者朱启臻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从事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
年起,北京已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人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他才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主持者

B.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贡献不为人所知

C.梁思成是受到朱启钤的影响才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

D.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也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城市的改革完全照搬了农村改革的模式

B.农村改革带动了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

C.农村和城市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

D.国有企业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眼界有多宽。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不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发现自己的职业方向,以此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并尽可能匹配自己的工作。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

B.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C.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D.目标决定成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尧舜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知识有10%~20%是从学校学到的,80%~90%是在职业实践中获得的。在人的知识总量中
从学校中学到的将越来越多,但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少。因此()

A.应尽可能多地参加职业实践

B.学校越来越不重要

C.不断接受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是必然趋势

D.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B.朱自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塑造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D.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社会学家: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自杀,也就是说,平均几十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如果人们对自杀行为的看法能够改变,这种现象就可以避免。 以下哪项陈述是这位社会学家的断言所要假设的?()。

A.自杀行为韵发生具有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原因。

B.人们认为启杀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懦夫行为。

C.人们关于自杀行为的看法对于自杀行为是否发生具有决定性影响。

D.人们有时认为,自杀行为是一种不易接受,但可以理解且必须尊重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办人是()。

A.梁思成

B.刘敦桢

C.朱启钤

D.朱士圭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著名学者罗森布鲁姆认为,交易性的腐败源自于:()

A.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取资源

B.政府官员为了获取私人的经济利益

C.官员为了掩盖其工作中的失误

D.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以下资料摘编,联系资料所涉及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说
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沿用了近百年的说法,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推演出来的。100年前,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起步,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说法尚未传人中国。当代有学者认为,这一判断形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一元论,并把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抹掉了。 ——西方学者的看法是:20世纪初期,认为中华文明来自古巴比伦,全长四千余年。20世纪中期,依据西方学者的标准(必须同时具有系统的文字、青铜器、城市、神庙),认为中华文明全长只有3400年。20世纪晚期,西方学者面对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宣称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古史的看法,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有价值的综合。 ——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发表谈话,认为时至今日,重建中国古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把其框架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 997年,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1999年,史学家史式著文阐释,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渐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进入母系社会。一万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五千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以前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来自印度,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稻谷;但是不久之前,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谷。以前总认为中华文明完全产生于黄河腹地,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但是通过对7000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已以轻舟出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现代遗传学家也通过对DNA的分析,为此提供了旁证;学术界正在重新探讨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以前文艺界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现在发现保存在民间,停留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以前只知道中国古代有几项重要的发明,现在的考古发现说明,全人类200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追本穷源,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 (以上资料采自史式《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见《团结报》1999年6月10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三个时期。A无为而治B命令控制C经济刺激D劝说鼓励

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A无为而治

B命令控制

C经济刺激

D劝说鼓励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