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大学生就业指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的是()。

A.因无形资产预期经济利益实现方式的改变,将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工作量法改为直线法

B.因执行新准则,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

C.对于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后续期间经复核,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有限

D.对于取得时预计残值为零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有第三方承诺在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估计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B.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C.企业应当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会计政策,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D.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及证明其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B.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C.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D.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E.不应高估负债或者费用、低估资产或者收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会计调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是因为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B.会计政策包括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

C.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在或发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D.前期差错包括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所采用的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不正确的有()。

A.对于追溯调整法,新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变更当期的损益

B.未来适用法不会影响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C.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D.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________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为保证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每期采用________会计政策,不应也不能________会计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A.对子公司投资,投资单位能够控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换时间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B.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C.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

D.某项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所得税额,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各项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体现的是可理解的要求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体现的是一致性要求

C.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D.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体现的是及时性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20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5%提取
盈余公积(在计算所得税时,不考虑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公司发生下列事项:

(1)于2007年2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将250000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2)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5000000元,但在2007年4月2日对外宣布,第1季度发生亏损1000000元。

(3)2007年3月15日,经董事会决定出售所属一家全资子公司,出售工作于2007年4月10日结束,收取款项3000000元。

(4)按销售合同中规定,应于2006年11月15日提供给乙企业一批商品,由于未按合同规定按时提供商品,致使乙企业发生经济损失,乙企业于2006年12月提出起诉,要求赔偿违约经济损失500000元。由于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根据当时的资料判断很可能会败诉,估计赔偿金额为1200000元,并按此估计金额入账。但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的3月20日法院已判决,公司需赔偿乙企业经济损失1300000元,双方均接受此判决,不再上诉,且假定公司已经支付了赔偿款。

要求:判断上述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对该事项该公司应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并说明如何调整财务报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发表何种类型审计意见时,对下列()情况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A.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的主要关联交易事项

B.报告期内公司有无重大合同纠纷发生

C.报告期内公司有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D.报告期内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情况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发生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各事项中,应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的有()。

A.董事会通过报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B.发现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要会计差错

C.资产负债表日未决诉讼结案,实际判决金额与已确认预计负债不同

D.新证据表明存货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与原估计不同

E.发现财务报告发生瞒报事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8年4月20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
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在计算所得税时,不考虑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公司发生下列事项: (1)于2008年2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将2 50 000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2)公司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5 000 000元,但在2008年4月2日对外宣布,一季度发生亏损1 000 000元。 (3)2008年3月15日,经董事会决定出售所属一家全资子公司,出售工作于2008年4月10日结束,收取款项3 000 000元。 (4)按销售合同中规定,应于2007年11月15日提供给乙企业一批商品,由于未按合同规定按时提供商品,致使乙企业发生经济损失,乙企业于2007年12月提出起诉,要求赔偿违约经济损失500 000元。由于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根据当时的资料判断很可能会败诉,估计赔偿金额为1 200 000元,并按此估计金额入账。但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的3月20日法院已判决,公司需赔偿乙企业经济损失1 300 000元,双方均接受此判决,不再上诉,且假定公司已经支付了赔偿款。 要求:判断上述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对该事项该公司应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并说明如何调整财务报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