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法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被告人程X2003年6月15日晚9时许骑自行车回家,中途与骑自行车违章逆行的王×相撞,引起双方争吵并发展为互殴。被告人程×掏出一把水果刀朝王×的腹部猛扎一刀,王×当即倒地血流不止。尽管程×立即将王×送往医院。但王×终因伤重不治死亡。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因撞车小事行凶,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法应当予以严惩;鉴于被告人行凶后有救助被害人的表现,故判决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

被告人程X2003年6月15日晚9时许骑自行车回家,中途与骑自行车违章逆行的王×相撞,引起双方争吵并发展为互殴。被告人程×掏出一把水果刀朝王×的腹部猛扎一刀,王×当即倒地血流不止。尽管程×立即将王×送往医院。但王×终因伤重不治死亡。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因撞车小事行凶,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法应当予以严惩;鉴于被告人行凶后有救助被害人的表现,故判决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本案宣告判决后,被告人程×未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判决生效后,按照死刑复核程序,中级法院将此案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但量刑过重,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请回答: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否合法?法律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被告人程X2003年6月15日晚9时许骑自行车回家,中途与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被告人程×2003年6月15日晚9时许骑自行车回家,中途与骑自行车违章逆行的王×相撞,引起双方争吵
并发展为互殴。被告人程×掏出一把水果刀朝王×的腹部猛扎一刀,王×当即倒地血流不止。尽管程×立即将王×送往医院。但王×终因伤重不治死亡.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因撞车小事行凶,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法应当予以严惩;鉴于被告人行凶后有救助被害人的表现,故判决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本案宣告判决后,被告人程×未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判决生效后,按照死刑复核程序,中级法院将此案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但量刑过重,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请回答: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否合法?法律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时许,“()”项目10日在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他们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

A.事件视界望远镜

B.哈珀望远镜

C.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D.FAST望远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被告人张扬(累犯)、刘强(17岁),预谋强奸同厂女工刘强的中学同学赵霞(17岁)。一天晚9时,刘强将赵
被告人张扬(累犯)、刘强(17岁),预谋强奸同厂女工刘强的中学同学赵霞(17岁)。一天晚9时,刘强将赵

霞从家中骗至江边一废弃的仓库内。张扬提出要与赵霞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张便以暴力将赵霞强奸。张扬唯恐赵霞告发,便与刘强密谋掐死赵霞。刘同意,但提出待自己强奸赵霞后再动手。刘强奸后,掐住赵霞的颈部,将赵霞掐昏。张扬、刘强掠走赵霞的手表和人民币少许,将昏迷中的赵霞扔进了长江。赵霞被淹死。

问:

(1)两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共同犯罪?

(2)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几个罪?

(3)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两被告人应如何适用刑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乙二人商定,夜晚到公园附近去抢劫些钱财。晚9时许,甲、乙二人到公园门口,见一中年人在买东西,甲、乙遂进入商店,甲先喊了一声“叔叔”,中年人回头看时,乙趁机将其钱包(内有现金1000元)抢走。当中年人看到钱包被抢走时,才恍然明白过来,于是呼喊“抢劫”,被巡逻民警丁某发现,丁某拔枪追赶甲、乙,二人,在追赶部上时,丁某开枪将甲、乙二人击伤。上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某开枪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使用武器的情形

B.丁某如果在开枪前,先行警告,就可以使用武器

C.该种情形不能使用武器

D.丁某开枪击伤甲、乙二人是合法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32岁,江西省吉水县人,无职业。2000年2月1日晚7时许,被告人刘某在南昌市郊区金
家山路口,遇到下课后骑自行车回家的邓某(男,时年9岁)。刘某曾经与邓某的父亲邓三平发生口角,为图报复,以骑车载他回家为名,将邓某骗到他在塘山乡长巷村所租的房间里,趁邓某不备,拿起羊角钉锤朝邓某的后脑部猛击数下,致邓某当场死亡。当晚11时许,刘某将邓某的尸体拖至屋后水塘边,绑上红砖,推入水塘沉尸灭迹。侦查终结后,市公安局将本案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受理后,于2000年5月12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被告人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当庭表示不上诉,于是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日将该案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审阅报请复核的报告、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和判决书以及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认为本案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遂同意判处死刑,并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了执行死刑的命令。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刘某突然提出,他有重大事情要交代。经讯问得知:3年前发生在本市的两起特大抢劫银行案是他认识的范某等人所为。同时刘某还交代了范某的落脚处。根据刘某的交代,公安人员抓获了范某等人并印证其说的话。但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既然高级人民法院已经签发了执行死刑的命令,也只能将刘某执行死刑。问:本案在程序上有什么错误,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乙二人商定,夜晚到公园附近去抢些钱财。晚9时许,甲、乙二人到公园门口,见一中年人在买东西,甲、乙遂进入商店,甲先喊了一声:“叔叔”,中年人回头看甲时,乙趁机将其钱包(内有现金1000元)抢走,当中年人看到钱包被抢走时,才恍然明白过来,于是呼喊“抢劫”,被巡逻民警丁某发现,丁某拔枪追赶甲、乙二人,在追赶不上时,丁某开枪将甲、乙二人击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某开枪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使用武器的情形

B.丁如果在开枪前,先行警告,就可以使用武器

C.该种情形不能使用武器

D.丁某开枪击伤甲、乙二人是合法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哪个时段方便参加测试()

A.6月13日(周一)晚6:30-8:30

B.6月14日(周二)晚6:30-8:30

C.6月15日(周三)晚6:30-8:30

D.6月16日(周四)晚6:30-8:3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6月17日抗原()

A.居家考生及同住人抗原结果阴性,且已经上传至申生康

B.住宿生(15日晚~19日上午),考生在学校操作

C.有特殊状况,会私信班主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10年和2011年下达资金的项目必须分别在()和()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竣工决算报告等相关材料,申请资金清算,逾期不予受理。

A.2012年2月15日,2012年6月30日

B.2012年3月15日,2012年5月31日

C.2012年4月15日,2012年7月31日

D.2012年4月15日,2012年6月30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王某,男,24岁,某厂工人。因其赌博欠债,难以偿还,便打算盗窃本厂财务部保险柜里的现金。某日晚9时许
,王某撬开了财务部的房门,但因无法打开小保险柜,未能窃取柜中的现金。于是,王某将小保险柜搬离财务部,隐藏在厂内仓库旁的小试验室里,想等待时机再撬开小保险柜,窃取现金。第二天,财务部的宋会计上班后发现办公室门被撬、小保险柜失踪,当即报案。公安人员在厂内仓库旁的小试验室里找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柜内人民币也原封未动。 王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未遂?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