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两课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粘结性烟煤在600℃下隔绝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包括()

A.干燥和脱气

B.煤结构中桥键断裂

C.胶质体产生

D.最终热解产物为冶金焦炭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粘结性烟煤在600℃下隔绝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包括()”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烟煤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参数来区分其小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煤隔绝空气加热,放出挥发分后剩下的残留物称为______。

A.碳

B.固定碳

C.焦炭

D.残留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将以下8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①煤之所以能发出光和热,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烟煤中含碳有74%—92%

将以下8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煤之所以能发出光和热,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烟煤中含碳有74%—92%,无烟煤含碳可高达96%以上。 ②人们知道煤是由植物残体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逐渐转化而成的。 ③这些碳是哪里来的呢? ④那么植物中的碳又是哪里来的呢? ⑤这样说来,煤中的碳来自植物。 ⑥这些二氧化碳与水在光合作用下放出部分氧,而碳氢和剩下的另一部分氧被固定在植物体内,促使了植物的生长、壮大——这就是植物中碳的来源。 ⑦1868年,俄国季米里亚捷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植物生长不但离不开、而且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⑧如果在夏天,每平方厘米植物叶片上,每分钟通过气孔就约吸入150个二氧化碳分子。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②①③④⑦⑧⑥⑤

B.⑦⑧⑥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④⑦⑧⑥⑤

D.④①③②⑦⑧⑥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18℃,氧气和氮气均为101.25kPa时,1dm3的水中能溶解O20.045g,N20.02g.现将1dm3⊕

在18℃,氧气和氮气均为101.25kPa时,1dm3的水中能溶解O20.045g,N20.02g.现将1dm3被202.65kPa空气所饱和了的水溶液加热至沸腾,赶出所溶解的O2和N2,并干燥之,求此干燥气体在101.325kPa,18℃下的体积及其组成.设空气为理想气体混合物,其组成的体积分数为ϕO2=0.21,ϕN2=0.79.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从化学角度分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沸水泡加酶洗衣粉B.长期保存食用油应隔绝空气C.

从化学角度分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沸水泡加酶洗衣粉

B.长期保存食用油应隔绝空气

C.使用加碘食盐时避免高温

D.禁止在装饰材料中添加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实际空气量Vk的大小,当两台锅炉分别燃用烟煤和褐煤时,其α相同,则供给这两台锅炉

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实际空气量Vk的大小,当两台锅炉分别燃用烟煤和褐煤时,其α相同,则供给这两台锅炉的风量Vk也相同。( )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保管容易发生自燃的物质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怕水、怕潮的物质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B.强氧化剂与强还原性物质避免混装、混存

C.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应隔绝空气储存

D.储存时连续测定并记录物质本身及环境温度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013×105Pa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入口体积流量为0.022m3/s,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

1.013×105Pa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入口体积流量为0.022m3/s,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0℃。问管子要多长才能使空气加热到115℃?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卓玛泉采用一次性PC(PET)超轻量环保包装,运用工程力学设计,使用过程中桶身自然折叠,不进气泡,可有效隔绝空气、浮尘造成的二次污染,保证每一滴水的新鲜纯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空气预热器单级布置时,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管式和回转式,加热空气终温总是一样高。()

空气预热器单级布置时,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管式和回转式,加热空气终温总是一样高。( )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采用自粘法铺贴防水卷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基层表面涂刷的处理剂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

B.铺贴时不用排空卷材下面的空气,滚压粘贴牢固即可

C.低温施工时,搭接部位应加热后再粘贴

D.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料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E.搭接缝部位宜以沥出沥青为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