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部教育培训> 国情形势与政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

A.要不要坚持持久抗战

B.要不要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C.要不要开辟敌后战场

D.要不要争取国际援助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A、要不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A.宣传了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的民族之战。在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之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两军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

B.长城抗战

C.平津会站

D.忻口会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抗日战争中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

A.忻口会战

B.长城抗战

C.平津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选择题】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正义的民族之战。在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两军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长城抗战

C.平津会战

D.忻口会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材料一回答,抗战初期国民党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指导方针?
材料一,(1937年)8月7日至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央和地方将领参加的国防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摘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材料二,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真正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兵民一体抗战,而是对若干大城市组织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再加之其他错误和弱点,因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的几次较大的防御战役未能取得更大更有效的成果,却大多失利了.

——摘自《中国国民党简史》

材料三,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根据材料一回答,抗战初期国民党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指导方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A.否认中共关于在

抗日战争期间,王明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错误实质是()

A.否认中共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重蹈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抹煞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阶级差别和原则分歧

D.过分相信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回答,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937年)8月7日至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央和地方将领参加的国防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摘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材料二,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真正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兵民一体抗战,而是对若干大城市组织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再加之其他错误和弱点,因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的几次较大的防御战役未能取得更大更有效的成果,却大多失利了.

——摘自《中国国民党简史》

材料三,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回答,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共产党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的推行是在()

A.国共两党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活动作出综合评价。
材料一,(1937年)8月7日至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央和地方将领参加的国防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摘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材料二,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真正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兵民一体抗战,而是对若干大城市组织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再加之其他错误和弱点,因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的几次较大的防御战役未能取得更大更有效的成果,却大多失利了.

——摘自《中国国民党简史》

材料三,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活动作出综合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D.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的程度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