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语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链式反应与氢的反应机理,不正确的是()

A.氢的燃烧反应是一个三分子反应,反应速度很快

B.有些燃烧反应不需要预热,在很低的温度下即可出现火焰

C.燃烧反应的许多特点都无法用简单的反应机理来解释

D.链式反应可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两种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链式反应与氢的反应机理,不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链锁自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链式反应自动加速并不一定依靠热量的逐渐积累使分子活化,而可以通过链式反应逐渐积累活化中心的方法使反应自动加速,导致着火燃烧

B.温度较低时不论压力多高都不能自燃,温度较高时甚至在很低的压力下也能自燃

C.活化中心的增长由热运动的结果引起,与链式反应无关

D.活化中心的销毁与压力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燃烧学科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开始开始用煤冶铁,但对燃烧现象的本质可以说一无所知

B.化学热力学阐明了燃烧的链式反应机理,提出了火焰传播及最小点火能等概念,之后又逐步认识到限制燃烧过程的因素不是反应动力学而是传热传质

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提出燃烧是物质的氧化这一概念

D.燃素说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化合而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形式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机理不正确的表述是:()。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点

C.催化剂未参加反应

D.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七氟丙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是()。

A.覆盖和冷却使着火物与氧隔绝

B.利用自身吸热能力冷却灭火

C.降低防护区中的氧气浓度

D.破坏和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 (a)二氢与液态植物油通过加氢反应制备人造黄油 (b)电解水的过程

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 (a)二氢与液态植物油通过加氢反应制备人造黄油 (b)电解水的过程中可以富集重水 (c)化合物用氘标记后可以研究其反应机理 (d)Pd/Ag合金管用于纯化二氢 (e)CaH2可以作为干燥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加氢裂化高压蒸汽压力下降的处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降低操作负荷

B.降低反应温度

C.降低反应压力

D.降低循环氢压缩机转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引起反应系统压力波动的原因,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制氢装置PSA故障

B.补充氢压缩机故障停运

C.增压压缩机故障停运

D.注水泵故障停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二氧化碳灭火机理,其本质是()。

A.物理作用

B.化学反应

C.抑制链式反应

D.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C.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背景材料】 核能发电就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它与火力发电极其
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装机容量为5兆瓦的核电站,英、美等国也相继建成各种类型的核电站。到1960年,有5个国家建成20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279兆瓦。由于核浓缩技术的发展,到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1978年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运行的30兆瓦以上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达200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80年代因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发电的进展更快。到1991年,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的核电机组为423套,总容量为3.275亿千瓦,其发电量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6%。 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裂变反应指铀-235、钚-239、铀-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中,可裂变物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并放出两三个中子。若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个中子能引起另一个原子核裂变,使裂变自持地进行,则这种反应成为链式裂变反应。实现链式反应是核能发电的前提。 要用反应堆产生核能,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①为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得以进行。②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③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能从反应堆中安全取出。④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 人类利用核能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受控核聚变。裂变时靠原子核分裂而释放出能量,核聚变时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最常见的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从而释放出能量。 核聚变较之核裂变有两个重大优点。一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据测算,每升海水中合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约为蕴藏的可进行核裂变元素所能释放出的全部核裂变能的1000万倍,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的能源。至于氚,虽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锂作用可以产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锂。二是既干净又安全。因为它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是干净的。同时受控核聚变反应可在稀薄的气体中持续地稳定进行,所以是安全的。 关于核能发电,根据文章可以知道的是:()A.现在核能发电的成本比火力发电高

B.核能发电的原理跟火力发电很不同

C.英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D.现在核能发电在世界上越来越普遍

根据文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燃料进行裂变时产生裂变能

B.目前只有链式反应裂变才能提供核能

C.核燃料就是原子核、中子和重元素

D.链式反应必须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

根据文章,核能发电潜在的危险是:()A.核燃料进行裂变时裂变不受控制

B.核裂变反应不能产生中子

C.核裂变链式反应没有条件进行

D.裂变的能量无法取出来

根据文章,可以知道:()A.核聚变没有核裂变容易控制

B.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没有核裂变大

C.核聚变的材料没有核裂变材料多

D.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物质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磺胺密啶的作用机理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与对氨基苯甲酸产生竞争性对抗

B.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D.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酶

E.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