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文化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 ()最为常见。

A.助人行为

B. 分享行为

C. 合作行为

D. 安慰与保护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 ()最为常见。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Warneken和Tomasello(2006)的研究中,当儿童看到实验员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为研究者打开柜子。该研究探讨了儿童的哪种亲社会行为?()

A.助人

B.合作

C.分享

D.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多数研究认为,()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式发生期。

A.3~6岁

B. 3岁前

C. 6岁以后

D. 1~3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

A.3岁

B.7岁

C.5岁

D.9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能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其转折期在()岁之间。

A.8~9

B.10~13

C.12~14

D.15~17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很多,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关注的主要内容有: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

C.伙伴关系

D.性别角色

E.祖孙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调查报告指出城市儿童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比乡村儿童较差;这是由城市儿童的
生活条件一般比乡村儿童较为优越造成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儿童生理心理研究的学者,我不能同意此种看法。我认为城市儿童的心理素质较差是因为不能得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和阳光。对文段中该学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他完全否认了调查报告的可信性

B.他指出了调查报告在操作方法上的错误

C.他对调查报告发现的差别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D.他的观点隐含着——城市成人的心理素质也比乡村成人的心理素质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颖颖在认真地搭建积木,老师走过去欣赏她的作品,她自豪地对老师说:“老师,看我搭的高楼,高楼下还有树木和小花。”老师认真欣赏并赞扬她:“你真棒!”可过了不久,就有小朋友来报告:“老师,颖颖哭了。”老师问:“怎么了?”小朋友说:“颖颖搭的房子被黄凯弄坏了。”老师过去一看,发现颖颖面前的积木都散落在桌面上、地上,“高楼”已不见踪影。老师生气地对黄凯说:“你把别人搭的高楼破坏了,你不能再玩游戏了。”听了老师的话,黄凯很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教师可以利用中发生的事件,引导学前儿童()。

A.体验自我与同伴的紧密关系,帮助他们学会承担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B.学会关心同伴,促进其爱的情感的发展

C.理解幼儿园常规,使其能够更好地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D.学会同伴交往的技能,学习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儿童亲社会行为并非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儿童亲社会行为并非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