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玻璃贴住其中一小孔时

(下图),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移动了0.5cm,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玻璃贴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照明两小孔的光源是一个直径为2mm的圆形光源。光源发光的波长为500mm,它到小孔
的距离为1.5m。问两小孔能够发生干涉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波长632.8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小圆孔屏上,在孔后中心轴上距圆孔r0=1m处的P。点出现一个亮点,假定这时

波长632.8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小圆孔屏上,在孔后中心轴上距圆孔r0=1m处的P。点出现一个亮点,假定这时小圆孔对P0点恰好露出第一个菲涅耳半波带。试求:(1)小孔的半径ρ。(2)由P0点沿中心轴从远处向小孔移动时,第一个暗点至圆孔的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1-6如图(a)所示,一平行光束投射在狭缝S1和S2上,两条缝与互相正交的两屏的交线的距离均为α,光束

1-1-6如图(a)所示,一平行光束投射在狭缝S1和S2上,两条缝与互相正交的两屏的交线的距离均为α,光束的投射方向与两屏的夹角均为45°。若在距缝S1的屏为b之处,有一与这屏平行的接收屏,且b>>α。

若将S1与S2视为线光源,且认为光源为单色光。 (1)试求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2)证明在零级附近,相邻相长和相消干涉条纹间的距离不变,且为(k/2α)λ,式中 k2=(α+b)2+b2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心仪移心上盘,通过视窗观察,判定镜片直径大小足够磨的原则是:模板在未切割镜片边缘之内,且与镜片边缘最小距离大于等于()

A.1mm

B.1.5mm

C.2mm

D.2.5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题1.6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劳
埃德镜长40cm,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1)若光波波长λ=500nm,问条纹间距是多少? (2)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 (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1P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λ=562.5n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D=1.2m,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
e=1.5mm,则双缝的间距d=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更换管子穿管时保持冷换设备两管板之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

A.±1mm

B.±2mm

C.±3mm

D.±4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由汞弧灯发出的光,通过一绿色滤光片后,照射到相距为0.60mm的双缝上,在距双缝2.5m远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现

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求入射光的波长。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将焦距为f的透镜对半剖开,分成两片半透镜LA和LB,如图(a)所示安置,P点为波长为λ的单色点光源。由P

将焦距为f的透镜对半剖开,分成两片半透镜LA和LB,如图(a)所示安置,P点为波长为λ的单色点光源。由P发出的光波经LA和LB后分别得平行光束和会聚光束。在两束光的交叠区域放置一观察屏DD,其上呈现一族同心半圆环干涉条纹。试求:

(1)j级亮环半径的解析式; (2)两相邻亮环间距的解析式; (3)试讨论当屏DD向右侧移动时干涉条纹有无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测定相距8×1011m的两个火山同时爆发。在经过两火山的飞船中,空间旅行者也观察到了这两个事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测定相距8×1011m的两个火山同时爆发。在经过两火山的飞船中,空间旅行者也观察到了这两个事件,若飞船以速率2.5×108m/s飞行,对空间旅行者来说:(1)哪一个火山先爆发?(2)这两个火山的距离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