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电子信息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设单路话音信号x(t)的频翠范围为(200,3000)Hz,采用理想抽样,抽样频率为fx=8000Hz。将抽样值采用PA

设单路话音信号x(t)的频翠范围为(200,3000)Hz,采用理想抽样,抽样频率为fx=8000Hz。将抽样值采用PAM或PCM方式传输(在PCM系统中,抽样值按128级量化,自然二进制编码)。试求: (1)两系统的奈奎斯特信道带宽? (2)对于PCM系统,若采用非归零矩形脉冲波形传输,计算系统所需的第一零点带宽。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设单路话音信号x(t)的频翠范围为(200,3000)Hz,…”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单路信号f(t)=4sin(2兀×1000t),使用对称型(中升特性)均匀量化器进行线性PCM编码,采用话音信号的

单路信号f(t)=4sin(2兀×1000t),使用对称型(中升特性)均匀量化器进行线性PCM编码,采用话音信号的标准抽样频率fs =8000Hz,量化器的动态范围为8V,量化级数为M=8。 (1)求量化噪声功率、量化信噪比和信息传输率(不考虑同步码组)。 (2)设第一个抽样点的相位在π/8处,采用折叠二进制编码(为“1”),顺序写出一个周期的多有线性PCM编码数据。 (3)为了进行差错控制,线性。PCM编码数据每一个样值输出加入循环码,0000000、1011 100为该循环码的两个码组,写出该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并顺序写出一个周期内的全部码组,求对应线性分组码的典型生成矩阵、监督矩阵,并说明其线性分组码的检纠错能力。 (4)该循环码的输出采用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进行传输,求所需最小传输信道带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单路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4kHz,抽样速率为8kHz,将所得的脉冲由PAM方式或PCM方式传输。设传输信号的波形为矩
形脉冲,其宽度为τ,且占空比为1。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模拟数字化传输系统中,对模拟话音信号m(t)进行13折线A率编码,已知编码器输入信号范围为士5V,输

在模拟数字化传输系统中,对模拟话音信号m(t)进行13折线A率编码,已知编码器输入信号范围为士5V,输入抽样脉冲幅度为-3.984375V,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单位。问: (1)编码器的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段内码采用自然二进码); (2)对应该码组的线性码(带极性的12位码); (3)若采用PCM24路时分多路系统传输24路模拟话音信号,试确定PCM24路时分多路系统信息传输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若10路话音信号m(t),(t=1,2,…,10),进行时分复用,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4kHz,抽样频率为f=8kHz,采用2

若10路话音信号m(t),(t=1,2,…,10),进行时分复用,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4kHz,抽样频率为f=8kHz,采用256级量化,传输码波形为矩形脉冲,脉冲宽度为τ,周期为Tb,占空比为

若10路话音信号m(t),(t=1,2,…,10),进行时分复用,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4kHz,抽样(1)画出帧结构图并标明帧长及每时隙的码元数。 (2)计算该系统的第一零点带宽。 (3)若系统的误码率为P=10-6,计算每分钟系统的错误码元数目。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试求图所示的3个矩形脉冲信号x(t)的频谱,设脉宽为τ,脉冲重复间隔为T。

试求图所示的3个矩形脉冲信号x(t)的频谱,设脉宽为τ,脉冲重复间隔为T。

试求图所示的3个矩形脉冲信号x(t)的频谱,设脉宽为τ,脉冲重复间隔为T。试求图所示的3个矩形脉冲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乘积型混频器的方框图如图题9.6所示。乘法器的系数为KM=0.2mA/V2。若本振电压为uL(t)=2cos(2π×106t)(V),设带

乘积型混频器的方框图如图题9.6所示。乘法器的系数为KM=0.2mA/V2。若本振电压为uL(t)=2cos(2π×106t)(V),设带通滤波器在信号频带内的电压增益为1,高频输入信号为us(t)=0.02[1+0.8sin(4π×103)]cos(1.07π×106t)(V),RL=1kΩ。

(1)试求乘积型混频器的变频跨导gc

(2)为了保证信号传输,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中频取差频)和带宽应分别为多少?

乘积型混频器的方框图如图题9.6所示。乘法器的系数为KM=0.2mA/V2。若本振电压为uL(t)=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设函数g(x)定义为今有信号s(t),已知其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为求s(t)的功率、3dB带宽、主瓣带宽、90%功

设函数g(x)定义为

设函数g(x)定义为今有信号s(t),已知其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为求s(t)的功率、3dB带宽、主瓣带今有信号s(t),已知其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为

设函数g(x)定义为今有信号s(t),已知其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为求s(t)的功率、3dB带宽、主瓣带求s(t)的功率、3dB带宽、主瓣带宽、90%功率带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话音信号频率为20~20000Hz,但主要能量集中在300~3400Hz。()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有一无线传输信道的带宽为11.2MHz~11.8MHz,用QPSK数字传输系统传输由12路话音信号经PCM编码后(采

有一无线传输信道的带宽为11.2MHz~11.8MHz,用QPSK数字传输系统传输由12路话音信号经PCM编码后(采用均匀量化)与1路128b数据信号时分复用而成,并经a=0.5的滚降低通滤波器后的基带信号,试求: (1)该系统的载频应选多少? (2)在无码间串扰条件下,每路PCM编码最多的编码位数及量化级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明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明确控制系统的参数,观测参数变化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系统的频率特性。

2.改变被测系统的参数,观测参数变化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1.实验原理

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它的稳态输出将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振幅和相位一般与输入信号不同,而且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被测系统的输入端加正弦电压,待平稳后,其输入端亦为同频率的正弦电压,但幅值与相位一般都将发生变化,幅值与相位变化的大小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反。

取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的复数比,即为被测系统(或网络)的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改变输人信号频率ω,使ω为ωi,测得频率ωi对应的输出电压振幅Uemi与相位φi(ω)及输入信号的振幅Urmi。计算出振幅比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由Ami及φi(ω)做出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由20lgAmi及φi(ω)做出对数幅频和频率特性曲线。

对于参数完全未知的线形稳定系统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求出其频率特性;我们从学习测试方法的角度,可以对已知的系统测其频率特性;在生产实践中,也常常使对已知的调试完毕的控制系统,确定其实际的频率特性。

2.实验方法

根据设备情况,提出不同的测试方法供确定具体实验方法时参考。

方法一: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测试

(1)使用设备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示波器两台(一台也可以做本实验)

被测系统一个(或电子模拟器一台)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三用表一块

(2)实验方法

采用“李萨育图形”法测控制系统的相频。这种方法所用的设备较简单又普通,一般的实验室都有这些设备。

下边介绍“李萨育图形”法的测试方法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x(ωt)与y(ωt)在空间垂直。若以x(ωt)为横轴,以y(ωt)为纵轴,以ωt作为参变量,随ωt的变化x(ωt)和y(ωt)所确定的点的轨迹,是在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是一个椭圆,即为“李萨育图形”,如下图所示。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如果令x(ωt)为一个稳定的线型系统的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是同频率的信号,只是辅值与相位都和输入信号不同,令输出信号为y(ωt)。只要改变频率,就有相应的xi(ωt)与yi(ωt),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李萨育图形。这一系列的李萨育图形的形状都是由y(ωt)与x(ωt)的相位差φ(ω)决定的,当系统确定之后,φ(ω)是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故可由李萨育图形求出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ω)相频特性曲线。

相应差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的求法。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当ωt=0时,则

x(0)=0

y(0)=Ymsinφ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这样只要能读出李萨育图形中的2y0,就可求出2Ym。下表,列出了φ(ω))四种超前或滞后的情况。

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进一步明确频率特性的概念及物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