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部教育培训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答题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八股取士

B.大兴文字狱

C.考题陈旧、没有创新

D.考生缺乏社会经验

答案
收藏

A、采用八股取士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答题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造…”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

C.开创殿试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882年8月,有位美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第704卷上发表《中国专尚举业论》一文,批评分析了科举取士的弊端,他认为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空疏无用,“所举非所用,所用非所举,”专尚举业有害而无利。请问这位传教士是谁?

A.丁韪良

B.花之安

C.狄考文

D.林乐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规定只考论语、孟子,考试试题都出自这两部书,考生答题必须以这两部书的观点作为指导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二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河内文庙进士碑刻记载了从()年到()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考生情况。

A.1848-1979

B.1070-1779

C.1484-1797

D.1442-1779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元代士子完成报考手续之后,即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考生依次参加哪三级

A.解试、乡试、会试

B.童试、乡试、殿试

C.乡试、省试、殿试

D.乡试、会试、殿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人是大明朝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爆发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讧。以下是他一生的四个翦影,其中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是()

A.早晨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抓去拷问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宋代,现任官员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更是一个极易产生考试腐败的考生群体,他们活动能量大,善于投机钻营,关系盘根错节,所以北宋对官员应举实行专门的考试,这种考试被称为什么考试呢?

A.省试

B.锁厅试

C.殿试

D.别头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给定的程序中,fun函数的功能是:将M行N列的矩阵中的数据,按行的顺序依次放在一维数组中,一维数组
中的元素的个数存放在形参n所指的存储单元中。 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内容,使程序得到正确的结果。 void fun(int(*S)[10],int*b,int*n,int mm,int nn) { int i,j; for(i=0;i<mm;s++,i++) for(j=0;j<(1);j++) (2); (3) } main() { int w[10][10]={{11,12,13,14},{21,22,23,24},{31,32,33,34}},i,j; int a[100]={0},n=0: printf("The matrix:\n"); for(i=0;i<3;i++) { for(j=0;j<4;j++) printf("%3d",w[i][j]); printf("\n"); } fun(w,a,&n,3,4); printf("The A array;\n"); for(i=0;i<n;i++) printf("%3d”,a[i];printf("\n\n"); NONO();严本函数与考生答题无关,考生不得改动,否则后果自负。*/ }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明朝的科举考试形式包括()。

A.制举

B.乡试

C.殿试

D.会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和殿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